<p id="zez13"><strong id="zez13"><xmp id="zez13"></xmp></strong></p>
    1. <td id="zez13"><ruby id="zez13"></ruby></td>

    2. 文演教育黨史學習專題丨紅色歲月志·學習正當時:焦裕祿在大連工作的日子里

      發表日期 : 2021-05-17    瀏覽次數 : 194


      文演教育黨史學習專題

      紅色歲月志·學習正當時

      焦裕祿在大連工作的日子里


      學黨史|悟思想|辦實事|開新局

      1921~2021


      640.png

      這是焦裕祿親筆寫下的履歷表:坐過牢,挖過煤,當雇工,在舊社會顛沛流離;加入中國共產黨,迎來社會主義新中國,在一個個崗位成長……

      建黨百年歲月稠,同學少年志方遒。為慶祝建黨100周年,江西文演教育特推出“紅色歲月志·學習正當時”專欄,帶著敬意重溫那些紅色歲月中不朽且閃光的瞬間,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紅色精神!


      01

      “我是來工作的,不是來做客的”


     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

      1921~2021

      640 (10).jpg

      這是焦裕祿(前排左三)和原大連起重機器廠職工的合影(資料照片)。


      中國美術館,至今留存著一張署名“大連起重機器廠業余美術組”的木版畫,畫面上,焦裕祿神情堅毅,風雨中與工友一起搬沙袋。

      這幅木版畫,取材于1955年8月的真實事件:當月的一天,大連暴雨傾盆,廠外馬欄河水涌入,大連起重機器廠機械車間黨支部安排干部輪流值班,和職工一起堵水防洪。大家想到焦裕祿剛來不到半年,身體又不好,就沒安排他值班。但焦裕祿說:“我是來工作的,不是來做客的?!币幻嬲f著,一面挽起褲管,加入搶險隊伍。腳被碰傷了,大家勸他休息,他不肯,一直堅持到將湍急的大水堵在廠房外。


      02

      “去車間就能找到焦主任”


     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

      1921~2021

      640 (11).jpg

      來“學習”的焦裕祿只是在生產管理上不熟悉,其實已經算是一個“老干部”:履歷表上,從1945年參加民兵,到1955年的10年間,他已經先后在12個崗位上歷練。從民兵到武裝干事,從土改復查工作隊分隊長到南下干部隊班長,從區委副書記兼區長,到四任不同地方的團干部、洛陽礦山機器廠基建科副科長,豐富的履歷,見證了黨和國家的變化。

      焦裕祿把自己當成一個“新兵”,一頭扎進車間一線調查研究。毛淑蘭說,焦裕祿經常是早上五點不到就到了車間,晚上很晚才下班,工人是“三班倒”,但每一班工人都能看到焦裕祿,“焦主任身上的油污跟工人一樣多,他要把每個班次遇到的問題都弄清楚。他總說‘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’,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?!?/p>

      1000多種零件的圖紙和代號,焦裕祿一個一個背,一位工友每天都提前半小時到崗,但總能看到焦裕祿已經一手拿本一手拿筆,在機床前逐個核實上個班次產品零部件的生產進度。不到半年時間,焦裕祿就全盤掌握了生產計劃和調度工作。有一次工廠生產任務增加,部分同志認為設備、人力不足,難以完成任務。焦裕祿二話不說到車間關鍵環節——減速機工段蹲點,從第一道工序開始梳理,研究生產工序、設備狀況、工人操作等細節,用調查數據說話,提出改進設想和措施,新的生產計劃很快得到落實。

      從捧著圖紙一件一件識別零部件的工業“門外漢”,到成為各項數據了然于胸、指揮生產的“行家里手”,大家都說:“向焦主任匯報工作,有準確的數據,半點不能含糊,他是最棒的車間主任?!?/p>


      03

      “共產黨員做事就該先為群眾著想”


     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

      1921~2021

      640 (12).jpg

      雖然許多當事人已經故去,但他們當年講述的焦裕祿故事,仍在流傳。一次漲工資,焦裕祿跟另一位符合條件的工友姜楓椿說:“我跟你商量一下啊,這次漲工資,我的讓出去了,你的也讓出去吧,咱車間有個職工家里孩子多,妻子又有病,生活比較困難,你比他強,把名額讓給他吧?!苯獥鞔缓髞碚f:“共產黨員做事就該先為群眾著想,在群眾中發揮模范作用。焦裕祿教我這么做,我一輩子都是這么做的?!?/p>

      焦裕祿的頭腦里,裝著全車間500多名職工的工作、生活情況,哪個職工是幾口之家,他都能說出來,不是自己車間的職工有困難,他知道了也會伸出援手。廠供應科采購員潘鳳友從部隊轉業不久,正為一家人找不到住處發愁。與他并不在一起工作也不認識的焦裕祿聽說之后,就把自己的兩間住房騰出一間讓給潘鳳友。潘鳳友搬來一看,焦裕祿一家7口人擠在一間屋里,孩子們在打地鋪睡,十分過意不去,焦裕祿卻說:“咱們都是革命同志,有困難就應該互相關心,互相幫助?!?/p>

      640 (13).jpg

      一切為了人民的人,人民不會忘記。當年的大連起重機器廠已重組進大連重工·起重集團,機械車間也已新址重生,新廠房前一幅焦裕祿的畫像和“永恒的記憶——焦裕祿事跡展覽館”仍然醒目,“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”的焦裕祿精神也在這里代代相傳。穿過車間走進館里,猶如穿越時空,一首“焦裕祿是咱大起人”的歌聲回蕩,“一件件小事誠可貴,一樁樁平凡鑄輝煌……”


      好看的无码av经典av